《黑板跑了》教学反思

时间:2024-02-22 00:28:11
《黑板跑了》教学反思

《黑板跑了》教学反思

身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快速积累我们的教学经验,那么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黑板跑了》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黑板跑了》教学反思1

今天上完了《“黑板跑了”》一课,感触最深的是:

本课讲述了物理学家安培的一则趣事,小中见大,让我们了解真正的科学家所具备的素质和精神。安培被称为电动力学的创始人和奠基者。甚至电流的单位名称也用其名字命名。

导入时,我决定从介绍安培入手,别出心裁地让学生做了这样几道数学题:

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一个鸡蛋约重50()一块黑板约长4()

一张课桌价值约50()一节课时间是40()

学生好奇极了!语文老师怎么让我们做起了数学题来?不过这些题目显然对孩子们来说太简单了,孩子们答对后很好奇:老师究竟要给我们上什么呢?

我追问:我们刚才填的这些单位名称有的表示重量,有的表示长度,那你们知道电流的单位名称是什么?

这个问题把学生给难倒了,他们个个面面相觑。

我在黑板上板书:“安培”。

孩子们大声地读着,陆庆一不解地问:“这是人的名字,人的名字怎么会是单位名称呢?”

“是呀,这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为什么要把他的名字作为电流的单位名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安培的故事。

这样的导入,有效地激起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黑板跑了》教学反思2

讲《黑板跑了》这课时,我抓住了专心这个词语。

1、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时刻围绕这个词语展开讲解。我让学生在第2自然段中,找出表现安培专心的句子,学生很快找到:什么也没有看见,什么也没有听见,只顾……

2、没有听见什么,没有看见什么。与上文车辆、行人联系起来。

3、接下来的课文中,无论是安培把弄错了黑板,还是情不自禁的话,还是最后的发现真相,都充分证明了安培的专心。

指导学生想象他的动作、神态,理解聚精会神、换其他词语。

让学生体会课文要告诉我们的内容,对安培产生敬佩的感情,同时也知道想要有所成功,必须向他一样,专心致志。

《黑板跑了》教学反思3

《“黑板”跑了》是一篇人物故事。课文讲述了法国著名物理学家安培在一边散步一边思考数学题,错把马车车厢的后背当成“黑板”的事,反映了他专心研究科学的可贵精神。本课内容生动易懂,叙事层次清楚,有利于学生学习默读、复述故事。根据插图,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练习复述。教学这一课时,我首先从课题设疑:黑板没有脚,怎么会跑了呢?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教学时抓住“安培搞科学研究非常专心”这一中心句来理解全文。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多提出疑问,再联系课文,在小组中交流,互相学习。

我在课堂上一直努力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抛一个“绣球”给学生,让他们尽情地说,尽情地讨论,尽情地争辩……哪怕花上再多的时间也在所不惜。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我主要抓住:“安培知道黑板在动吗?“你觉得安培傻不傻?”这两个小问号就像一个小鱼钩一样勾住了学生的好奇心,有了强烈的好奇心,在这个时候,学生的注意力最集中,思维也就最活跃。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创造民主平等、宽松自由的气氛,对学生应该多一点微笑、多一点信任、多一点宽容,要把尽可能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正是这样,我的学生已经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学会了交流,学会了思考,学会了“争辩”,我的学生慢慢地绽放着自我的风采:活跃、大方、睿智、善辩。

回想这篇课文的教学,让我想起还有需要解决的问题。首先,我设计了四个问题让学生回答,目的是为了引出生字的教学。这一方式虽然好,但是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似乎多了点。总以问题引出生字的方法似乎单调乏味。我在生字的教学方面做得还不够好,我是不是可以采取更有趣、更灵活的方法,如猜字谜、编生字儿歌等,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上的反思对于提高我的教学水平一定大有帮助。

《黑板跑了》教学反思4

今天上了《‘黑板’跑了》一课。由于在备课前做了充分的查阅,对主人公安培的生平事例进行了有关阅读,当我在课堂上娓娓道来时,学生们听得很认真。为他的聪明才智而叹服,为他的不幸遭遇而悲戚,为他的伟大科学贡献而肃然起敬。有了这些感情基调作铺垫,学生们的参与热情更高了,为走入文本,探索文本,走入科学家的世界奠定良好的感情基调。

接下来在指导学生朗读时,侧重指导学生先读懂课文的内容,知道课文主要想告诉读者的意思,并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表达出来。比如在教学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时,简单介绍了安培,告诉我们安培生活在两百多年前,是发法国人,还是一个著名的物理学家,还告诉我们他搞科学研究非常专心。联系课文后面讲到的故事,第一自然段重点要告诉我们的就是安培是一个著名的物理学家,他搞科学研究非常专心。那我们在朗读的时候就要把这个意思突出出来。于是,便引导学生找出读重音的词语:“著名、非常专心”等词,读出对安培的崇拜之情。运用同样的方法,在其他自然段的朗读时,找出重点词语突破朗读难关,读出感情,读出韵味。教学效果不错。

《黑板跑了》教学反思5

《“黑板”跑了》这篇课文描写了安培在热闹非凡的大街上一边散步,一边思考数学题。由于太专心了,以至于把马车车厢的后壁当成了黑板。教学时,我出示课题时故意漏了双引号,细心的孩子马上就发现了,这时我就告诉孩子们如果不加双引号就表示黑板真的跑了,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事。所以加上双引号以后,这就不是真的黑板了,那这到底是什么呢?孩子们通过预习,已经知道这“黑板”是马车车厢的后壁了。安培怎么会把马车车厢的后壁当成黑板的呢?接着我请学生读课文,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孩子们通过阅读,找到了“他搞科学研究非常专心”这句话。然后我抓就住这句中心句展开教学,从哪些语句感受安培的专心。在品读课文的过程中,有时孩子们觉得很好笑,但我告诉孩子们正是这种忘我的精神,这样专心致志,才使安培成了举世闻名的科学家。笑过之后,孩子们也陷入了深思之中。

《黑板跑了》教学反思6

通过选择学习方式与合作学习方式的引进,打乱了严谨、封闭的课堂空间,让学生在宽松的、合作的、自我的学习氛围中自主探究,更能促使学生思维的灵动、开放、创新。同时通过多向评价,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更独到和深刻。如评价表演时学生对于大街情境的补白:表演车子的同学来回穿校还不时发出喇叭鸣叫声,行人三三两两说话,有商人叫卖声,有路人还价声这样的表演使得文章所描写的平实的生活场景一下子生动形象地再现在学生眼前;对于人物神态动作的补白:表演安培的同学低看头、故看眉,不时还揉一下太阳穴,嘴里还在喃喃自语,这表演逼真传神地再现了一个专心思考、沉浸于自己思维中的科学家。在这样表演的基础上如果能配以朗读不 ……此处隐藏4658个字……且加深了学生对中心的理解,学生学得主动,教师教得自然。

2、启发诱导。安培为什么会把马车车厢的后壁当成黑板的呢?这么粗心的人怎么会是一个著名的物理学家,似乎还真矛盾,于是我因势利导,让学生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思考片刻,学生不难得到答案,正是对科学研究的专心造成了他生活上的粗心,概括出安培搞科学研究非常专心的品质。

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质疑是培养自主探究的起点,在语文教学中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可以开拓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同时,教师要予以积极引导、鼓励。把学生引入问题的天地,并教给他们解疑的方法,让他们各抒己见。这样,就会大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黑板跑了》教学反思13

改变传统的课堂上,教师是真理的代言人,是知识的化身,学生与老师不容争辩、同学间答案一致,观点相同,无须争辩的局面。“真理越辩越明。”学生是独立的个体,个体间存在着差异,不同的个体思考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不同,在交流的过程中,会产生碰撞,甚至摩擦,教师要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陈述自己的理由,进行辩论,多些学生争辩的声音,与老师争辩、与教材争辩、与同学争辩,在争辩中明理,在争辩中激情,在争辩中反思,引起新的认知冲突,从而对自我认知进行整理、修正和补充,达到思维的深入与发展。

我在课堂上一直努力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抛一个“绣球”给学生,让他们尽情地说,尽情地讨论,尽情地争辩……哪怕花上再多的时间也在所不惜。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我主要抓住:“安培知道黑板在动吗?“你觉得安培傻不傻?”这两个小问号就像一个小鱼钩一样勾住了学生的好奇心,学习就成了一种自觉自愿的心理渴望。这个时候,学生的注意力最集中,思维也就最活跃。此时,在教师的调控引导下,学生一个个进入了“研究者”“探索者”的角色中,探讨问题情绪高涨,唇枪舌战,甚至争到面红耳赤……“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这种无所顾忌的各抒己见的场面,竟使本堂课高潮迭起!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每一个人的心灵都像他们的脸一样各不相同。正是他们无时不刻地表现自己的个性,才使得今天这个世界如此多彩。”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因为,每一个学生具体的阅读,有着各自的焦点,每一位学生的理解,都与原有的知识水平、认识能力、生活经验和阅读习惯等有关。在读书中出现学生独立自主的不同的感悟,是正常的、健康的、可喜的,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创造民主平等、宽松自由的气氛,对学生应该多一点微笑、多一点信任、多一点宽容,要把尽可能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曾说过:学生的感悟能力就如同杠杆上的支点,对人的发展来说,学生的感悟能力的高低正决定今后能否撬起这个“地球”。感悟既是一种心理活动,又是一种感情经历,还是一种审美的体验。语文课堂推崇真实,允许“实话实说”;鼓励争议,允许“自我表现”;倡导创新,允许“挑战权威”;激发想象,允许“异想天开”。这样才能让语文课堂变成“任鸟飞”的蓝天,“凭鱼跃”的大海。

《黑板跑了》教学反思14

一直以来为学生不会阅读、写话而苦恼,天天在学习课文,读词认字,但是理解和表达能力却让人失望。常常埋怨学生笨,怎么学了的词就不会用呢?今天我才知道,真正笨的是我,是我没有让词语在学生心中活起来。书上的铅字本来就是没有生命的,甚至是枯燥的。我们喜欢读书是因为我们有能力把它变得生动形象,或者是能通过文字进行深入思考,我们能熟练地运用一些语言是因为我们积累了它,而且知道它在什么地方能表达什么意思,在需要的时候就能信手拈来,而二年级的学生大多没有这种能力。词语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这就需要我们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进行训练。

“聚精会神”是本课一个相当重要的词语,课后要求结合上下文说说它的意思,再找几个关于专心学习的成语,做成小书签。但是,上本课的时候,我没能让这个词在学生心中活起来,只是找了个近义词换词理解了一下。课后,我觉得自己处理得太草率了。看样才能让这个词语在学生心中活起来呢,我觉得应该做这样几件事:

1、聚和会都有集中在一起的意思,这个词语是说把精神集中在一起。

2、出示句子,请学生读。此时,安培的精神集中在什么事上?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3、试着把这个情景演一演。

4、再找几个关于专心学习的成语,把它替换下来,放到句中读一读。

也许这样一来,这个词语就会在学生心中活起来吧!

《黑板跑了》教学反思15

今天上午刚刚上完了一堂校内公开课,课题是《“黑板”跑了》,是苏教版第四册语文书中的一课。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法国著名物理学家安培搞科学研究非常专心,一次在街上竟把马车车厢的后壁当作黑板来演算起来的故事。

因为是第一课时,又是二年级教材,所以,我把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为:学习生字新词,重点指导书写“衣、考、而”三个字,认识考的偏旁,读通读顺课文。教学中,我始终把生字教学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因为毕竟是二年级的学生,识字、写字教学仍然是这个学段的教学重点,又是第一课时,所以我花了大量时间。分别采用了“带拼音读词语、去拼音读词语、去拼音读生字、指导学生读生字字帖、描红仿写重点生字”等方法结合“个别读、抽读、开火车读、分部读、齐读、带读”等形式,尽量让学生个个都会认会读会写,且尽量写端正。从学生的书写反馈来看,绝大部分能够达到这样的目标。之后,我又从课文中提炼出几组词语(走过去、一会儿、手指头、演算起来、找个地方等)指导学生读好轻声,意在通过这一环节把含轻声的词读好后,就能为后面读好还有这些词语的句子作准备。从课堂效果来看,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地读出这些词语。最后出示较长的句子,指导学生把句子读通读顺,为把课文读通读顺作准备。并且有意识结合第一个句子,设计了一个换句型的练习:“法国有个著名的物理学家叫安培。”可以换成“安培是法国著名的物理学家。”然后又进一步引导学生通过换词的方法体会“著名、专心”的意思。旨在培养学生结合上下了解课文中词语的意思。

应该说,所有的初衷都是良好的,但是,实际教学后,却存在着很多问题。

首先,课堂上出现了明显的教学失误:“考”的部首可以叫“老字头、考字头”或者叫“老省”,然而,我却说成了“考省”,实在是不应该。

其次,教学时间的调控与分配不合理,前面教学生字部分教学节奏有点拖沓,虽然想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但是这个目标并不是非要靠冗长的教学时间来完成的,如何节奏明快而又学生高效是我接下来要思考和探寻的。不过也千万不能为了节奏快而让学生走过场。

再次,整节课课堂语言与学生间有距离,没有和学生完全的融合在一起,语言不仅仅在亲和力上有所欠缺,更重要的是语言内容的指导性、引领性、启发性不够,我想改变前者较易,改变后者需做到“熟和足”才行,即教材熟、教案熟、学生熟、储备足。

一节公开课过去了,虽有美丽的设想,却留下了诸多的不足,然而这本身就是一种收获。有些不足可以很快予以改正,有些则需要我长期不断锻炼自己才可能解决。

要走的路还很长啊!

《《黑板跑了》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