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语文教案汇编9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语文教案 篇1一、情景导入新课:
1、钱氏家族出现了许多的伟人,诸如钱其琛、钱玄同、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钱钟书、钱穆、钱正英人们称这个家族为“钱氏豪门”。最有影响力的当属“三钱”,你知道他们是谁吗?(学生回答)
教师明确:他们是力学家钱学森、核物理学家钱三强,力学家钱伟长。(引导学生兴趣,拓展知识面)
2、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1) 学生介绍钱学森(可从科学成就、个人故事、钱学森语录等角度来说) (导入的目的是让学生对钱学森产生敬仰之情,为后面的学习做好感情铺垫。资料的交流中教师可了解学生对课文的预习情况,以便随时调整上课内容。)
(2) 读一读,写一写。。
方法:各组请一名同学板书字词,其余学生补充自己没有查阅或书写的部分。
二、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思考钱学森哪些地方值得你敬仰。请用句式“事上,我看到了他,这值得我学习(或感动、钦佩、赞美等)”。
学生默读或小组交流,使语言表述简练而准确。
三、重点品读。
1、 要求学生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思考并概括钱学森的主要事迹。
(学生运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自主学习,互相讨论、互相补充,对课文的内容有自己的心得,能尽情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文章主要写了五件事:一是抵制不正之风;二是拒绝美国邀请;三是对金钱的淡漠;四是对权位的不在乎;五是不搬新房。)
2、默读课文,提出自己的质疑。
(生思考并提出质疑,探讨交流解惑。)
3、老师提出疑问:文章写的都是钱学森日常工作学习中的一些平凡的事迹,来表现钱学森高尚的思想境界。为什么文章不写作为科学家的钱学森在科学方面的伟大贡献?这些表现钱学森高尚思想境界的事迹和他在科学方面做出的伟大贡献有关吗?
(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各抒己见。从而明白,钱学森在科学方面的伟大贡献是和他高尚的思想境界是分不开的。)
四、课堂检测
1注音
鉴jiàn定 应yìng景 出差chāi 应酬chóu 档dàng案
弥mí补 颁bān发 荣誉yù
2 、本文选自 ,作者 ,本文是一篇 。 阅读课文第12段,回答问题。
3、选词填空
(1)连人员的住房 (配备,分配),食堂和幼儿园的建设等都要他亲自过问,这并非钱学森之所长。
(2)他们接到钱学森的请辞报告后,果断决定, (配备,分配)强有力的行政领导。
4、文中钱学森对这种安排十分满意,“这种安排”是指
5、找出文中运用议论的语言,分析其作用。
五、课堂小结:
“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有着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超凡的创造才能,坚定的信念、纯洁的品格,这使他如巨人般屹立于天地之间!这就是人民科学家钱学森的精神风采。我们国家、世界上还有许许多多像钱学森一样具有伟大人格魅力的科学家,下面请同学们阅读“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华裔学者丁肇中的故事。
(由课内向课外拓展,让学生更多的去了解科学领域,探索科学奥秘,提高科学素养,培养科学兴趣;去领略科学家的精神风采和人格魅力。)
语文教案 篇2教材分析
《荷叶圆圆》是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是一篇轻快活泼的散文诗,诗中描写了圆圆的、绿绿的荷叶。荷叶是小水珠的摇篮;是小蜻蜓的停机坪;是小青蛙的歌台;是小鱼儿的凉伞。课文洋溢着童真、童趣,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想象。课文文字优美,语言生动有趣,每个自然段结构相近,读起来让人感到亲切,琅琅上口,适合背诵。
教学目标
1、认识"珠""摇"等12个生字和身字旁一个偏旁,会写"亮""美"等7个生字。
2、能借助插图,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停机坪、摇篮、透明"等词语的意思;通过做动作知道"蹲、躺、展开"等词语的意思。
3、能有感情的朗读课,背诵课文,感受夏天的美好。
4、学习并仿照"荷叶圆圆的,绿绿的"的句式说话。
教学重点
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做动作等方式理解词语的意思;仿照"荷叶圆圆的,绿绿的"的句式说话。
教学难点
能根据生活实际,运用多种方式初步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语言。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直接导入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幅非常美丽的图片。想不想看?出示荷叶图片。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荷叶有关的课文。第十三课《荷叶圆圆》
3、伸出你的小手指,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
4、个别读课题,齐读课题。
二、借助图片,引导说话
1、再走近一看,你看到了什么样的荷叶?引出"圆圆"和"绿绿"。
2、看这两个词,都是用两个相同的字组合在一起的。这样的词就叫做叠词。在课文中使用这样的叠词不仅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声声悦耳呢!指导朗读。
3、你能利用叠词来夸夸苹果和香蕉吗?
三、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这样又圆又绿的荷叶你们喜欢吗?
2、不仅你们喜欢,还有几位小朋友也喜欢。是谁呢?有发现不着急。我们把课本快速的翻到70页。拿起课本,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并找出那几位喜欢荷叶的小朋友,读完一遍合上课本做端正。
3、课文读完了。找出喜欢荷叶的四位朋友。
4、瞧!他们都喜欢荷叶。你能不能把这四位朋友连起来说一句话?
四、再读课文,初步感知
1、小水珠喜欢荷叶,他把荷叶当成了什么呢?练习图片学习理解"摇篮"这个词语并指导朗读。
2、小蜻蜓喜欢荷叶。它把荷叶当成了。(停机坪)。借助图片以及坪字的意思理解"停机坪"并且拓展草坪一词。指导朗读。
3、小青蛙和小鱼儿也喜欢荷叶,他们把荷叶当成了歌台和凉伞。男女分角色读。
4、这四位朋友分别把荷叶当成了:摇篮、停机坪、歌台、凉伞。那他们在荷叶上干什么呢?老师这里啊有四个动词。你们认识吗??谁能把他们贴在相应的位置?
五、深读课文,品味朗读
1、我们先来看躺这个字。什么偏旁?身作为偏旁发生了什么变化?2、小水珠躺在荷叶上,什么感受?指导舒舒服服地朗读 ……此处隐藏5172个字……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②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③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④ 其皆出于此乎
也:
①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② 吾师道也
③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师:
②③④⑤⑥⑦
(2)理解分析
①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教师的职责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③从理论上阐明从师学习的必要性。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④择师的标准。
“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凡先闻道者我就可以拜他为师。
⑤从师的原则。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学生当堂背诵第1自然段。
六、布置作业
1.背诵第1段。
2.课后练习二、三、四。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1.课后练习二、三、四。
2.补充讲解
(1)通假字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通“授”。
②或师焉,或不焉。
不通“否”。
(2)虚词
①之:
古之学者:之,助词,的。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之,助词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之,取独
句读之不知:之,倒装标志
作《师说》以贻之:之,代词
②其:
其为惑也:其,代词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人称代词
其可怪也欤:其,副词,表推测
于其身也:其,人称代词
(3)词类活用
①耻学于师 (形→意动)
②吾从而师之 (动→意动)
③句式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倒装)
二、分析课文
1.第2段。
(1)请学生朗读
(2)分析
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明确:承上启下。
②“师道”指什么?
明确:“师道”是从师原则和风尚,指上文中所讲的“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③从师的风尚不再流传,是因为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为了批评“耻学于师”的人,作者从哪三个方面进行了对比论证?
明确:
a.古之圣人
今之众人
结论:“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b.爱其子
于其身也
结论:“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c.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士大夫之族
结论: “师道之不复,可知兴。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3)背诵
2.第3段
(1)学生朗读。
(2)分析
①本段引用孔子言行,阐述了什么观点?
明确:“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②总结:“圣人无常师”语出《论语?子论》,包含着广泛学习的意思。要想得到广泛的知识,就要向许多内行人学习,在这方面,孔子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韩愈从“圣人无常师”出发,针对当时社会现实,提出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观点,很有意义。
(3)背诵。
3.第4段。
(1)分析:
①作者用哪些话明确表示了他的立场?
明确:“不拘于时”,表示他反对“耻学于师”的坏风尚。
“能行古道”,表示他赞成以道为师的从师风尚。
②“古道”中的“道”指什么?
明确:儒家道德。
③本段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说明了写作缘由。
(2)背诵。
三、本文写作特点
1.语言上,多用整句,对句,便议论更生动,说理更深刻。
例如,“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古之圣人”,“今之众人”等。
2.论证上有破有立。
例如:第1段,教师职责,择师标准。(立)
第2段,师道不传的原因。(破)
第3段,推知“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论断。(立)
3.对比论证。
四、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
附:板书设计
师 说
一、解题:说,一种文体。
二、韩愈及本文写作背景
三、分析
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论据:
“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
“爱其子”与“于其身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
四、写作特点
1.有破有立 2.对比论证
语文教案 篇9一.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了解太空“清洁工”是什么?它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有什么用途?
2.知道本文运用哪些说明方法?说说列数字说明方法的作用。
3.阅读后能发表自己的看法。
二.教学重点:了解太空“清洁工”产生的原因和用途,从而对太空、科技产生兴趣。
三.教学难点:能根据阅读材料发表自己的看法。
四.教学准备:收集有关太空“清洁工”的资料。
五.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课件展示:太空“清洁工”
2、你们看,美丽浩瀚的太空你们可曾知道,那里充满着危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太空“清洁工”》
(二)初读课文。要求:轻声读课文,想想你读懂了什么?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指名交流。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三)学习课文第四节。
1、出示学习要求:
(1)读一读:把这段话读正确、流利。
(2)圈一圈:太空“清洁工”是什么?
(3)划一划:太空“清洁工”是怎么样的?
(4)写一写:太空“清洁工”有什么用途?
2、学生按要求学习。四人小组一起讨论学习。
3、交流反馈。
4、交流本文运用哪些说明方法?说说列数字说明方法的作用。
(四)复述课文。
现在,你是太空“清洁工”。如果你是太空“清洁工”中的一种,你会怎样向大家介绍你自己?
学生自由准备。要求:说清楚太空“清洁工”的特点和用处。
指名学生复述,评议。
(五)展开想象。
读了《太空“清洁工”》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悟?围绕主题发表自己的看法。